乐在亿泽

2025丨 亿泽读书月企业文化征稿-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Willy
发表时间:2025-04-23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读书月投稿-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

作者:Willy

分享这本书的原因是:销售的过程就是一场大型的人性游戏

在实际工作中,尤其是销售和商务拓展领域,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。每一次沟通、每一次谈判、每一次成交,表面看是产品与需求的匹配,本质上却是一场深层次的人性游戏。
而这本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,虽然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,但其中关于心理防御机制、情绪反应、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的深刻洞察,恰好揭开了人性真实的一面。这让我意识到,无论是销售谈判,还是客户沟通,真正决定结果的,往往不是理性数据,而是情绪管理、人性洞察和心理引导。

销售,不仅是推销产品,更是理解人心。而理解人心,正是从理解自己开始。

一、书籍概览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(The House at Pooh Corner)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·戴博德(Robert de Board)创作的一本心理咨询小说。
书中以童话故事的形式,通过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苍鹭先生的一次次对话,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心理成长、自我觉察情绪疗愈的重要主题。

核心观点是:

→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积累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,形成无意识的防御机制;

真正的疗愈和成长,来源于认识自己、接纳自己,而不是压抑或逃避负面情绪;

心理问题不是弱点,而是重新了解自己、走向成熟的契机。

二、书中观点对我的启发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表面上是一个温柔的心理疗愈故事,但对我触动深的,是书中揭示的人性底层逻辑。

蛤蟆先生之所以陷入抑郁、失落,不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差,而是他长期在内心里玩着我不好;你们也不好的心理游戏,困在自己的负面思维循环中。而苍鹭医生没有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,而是通过引导式对话,帮助蛤蟆先生自己觉察、自己破局。

这一点对我的销售工作有极大启发:

在销售中,客户拒绝、犹豫、反复拉扯,看似是价格、产品的问题,实质上很多时候是心理博弈在作祟。

如果我们只是不断推销产品本身,往往适得其反;

但如果我们能像苍鹭医生一样,读懂客户的情绪、人生坐标和潜在需求,用对话和陪伴唤醒对方的信任与认同,那么成交就水到渠成。

销售真正的关键,不是话术,而是理解和引导——是一次又一次对人性的深度沟通练习。

这本书,让我重新认识了倾听的力量,也提醒我,真正高效的销售,是和客户一起打破心理游戏,携手达成共赢。

三、销售中的心理博弈与人生坐标

在销售过程中,我们面对的,从来不仅仅是理性决策者,更多时候,是带着各种情绪、经历和心理防御机制的人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中提出的人生坐标概念,为我理解客户心理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参考框架:

我好;你也好:自信而平等的状态,容易建立信任与合作。

我好;你不好:表现为强势、自负,需要在沟通中给予对方足够的认同感。

我不好;你好:容易犹豫、讨好型,需要耐心建立安全感。

我不好;你也不好:悲观抵抗型,沟通中要更有耐性和引导力。

在真实的销售场景中,客户常常在不同的人生坐标之间切换。一些客户表面上咄咄逼人,其实内心渴望被认同;一些客户迟迟不敢决策,背后往往隐藏着对失败的深层恐惧。

而销售人员本身也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。当我们焦虑、急于成交时,很可能滑入我不好;你也不好的消极沟通模式,从而让交易陷入僵局。

因此,销售高手要做的,不仅是理解客户的心理坐标,还要管理好自己的内在状态。

始终保持我好;你也好的心态,用平和自信的力量,带领对话向着信任与合作推进。

正如苍鹭医生对蛤蟆先生所做的那样——不是批评或控制,而是理解、陪伴与引导。

销售的过程,本质上也是一场温柔而坚定的人性引导游戏。

四、结合自身案例

TikTok BD的实际工作中,我曾遇到过一位非常强势的达人对接人。对方在谈判中处处占据主导地位,对价格极为敏感,对合作条件也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(拒绝签署协议,并且保持高佣金)。

起初,我在沟通中感到非常有压力,总觉得自己处于劣势,谈判一度陷入僵局。

但是,回想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中的启发,我意识到:

这位客户其实处在我好;你不好的人生坐标,他需要在交易中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和掌控感;

如果我选择硬碰硬,双方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;

而如果我先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与认同,同时坚持自己的专业底线,就能找到平衡点。

于是,我调整了策略:

以更平等、专业的姿态与他沟通;

充分认可他的专业性和贡献;

在价格和条款上坚持底线,但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。

结束后,顺利签署了我们的协议,对方也在后续合作中逐渐展现出更多的配合度和信任。

这个案例让我深刻感受到:真正的销售力,不在于战胜客户,而在于洞察人性、引导情绪,让彼此走向共赢。

五、总结感悟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书籍,它是一面镜子,让我看见了自己,也看见了客户。

销售的过程,表面是价格、条款、利益的交换,实则是信任、情绪与人性的博弈。

当我们真正懂得尊重人性、理解情绪、引导关系的时候,销售就不仅仅是成交,更是一次次深度链接与共同成长的旅程。

愿我们在这场人性游戏中,既保持清醒,又带着温度,成为真正值得信赖的人。


 
上一篇:2025丨 亿泽读书月企业文化征稿-《平凡的世界》Sunny
下一篇:2025丨 亿泽读书月企业文化征稿-《把自己当回事》Celia